调查研究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乌苏市沙力搏尔搏克调查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调查研究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乌苏市沙力搏尔搏克调查

摘 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乌苏市蒙古族“沙力搏尔”搏克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以竞赛表演形式为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内在文化内涵,为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要加大宣传力度,多进行跨区域性比赛.(2)政府加大对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力度.(3)对比赛服装的专业化配置.(4)推动非遗走向校园.文章通过乌苏市搏克项目在比赛中的开展现状,找出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蒙古族 民族传统体育 搏克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6—0122—04

1 前言

“搏克”为蒙古语,汉译为“角力、摔跤”,俗称蒙古式摔跤,是一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沙力搏尔”一词的含义系突厥语,是裤子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是沙滩上进行力量搏斗的比赛.“沙力搏尔”搏克是卫拉特蒙古族独创并传承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摔跤﹑﹑射箭)之首.2014 年7 月16 日,蒙古族“沙力搏尔”搏克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搏克项目保护从获得立项到现在这4年时间,乌苏市蒙古族搏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地每年6 月至7 月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上举行大型的比赛.

2 历史起源

2.1 生存的需要

原始部落人为保护自己的领地,保障延续生存,依靠摔打、搏斗等技能,擒捉和驯服野兽,这是搏克的起源和雏形.新石器时期或青铜器时期,人们制造刀、叉、斧、剑、弓箭等工具打猎取物,但面对面地与敌人进行抗争,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领地而比试彼此间的力气时,搏克成为不可缺少的战胜对手的决定性因素,占据这尤为主要的地位.同时,在青铜器时期,蒙古人已经学会擒获凶猛的野马训练成为自己生产、生活服务的乘骑时所用的“朝力搏尔”用具.如果二人骑马同行,为了比试谁是好汉,绊好马腿,解下马的笼套缰绳,系在腰间或大腿间进行所谓的“搏克比赛”.比赛此类搏克时马缰绳成了主要用具,所以蒙古人也把这项搏克称为“朝力搏尔”而流传至今.

2.2 文化习俗变迁

公元前三世纪,时蒙古族系匈奴、东胡迁徙部落生息在蒙古高原,经过长期的你争我夺,匈奴部落逐渐强盛起来.诸多文史资料中多次提及到,匈奴部落的勇士们不但力大雄悍,而且在搏克技巧、马术、射箭、挥舞刀剑等军事训练上样样精湛.甚至匈奴部落汗王、首领们,在新年初、初夏所举行的祭拜祖墓、上苍大地时均有举行搏克比赛的习俗.

到后来大约在公元三~九世纪时,搏克钦(摔跤手)们逐渐地认识到朝力搏尔对人体有伤害(伤大腿),继而从细致耐用、美观方便上考虑,用皮做的短沙力搏尔裤所代替,从那时候起“缰绳搏克”变为“沙力搏尔搏克”在策划能够为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当时在称谓上有了变化,但至今仍有两种称谓混用着.现在,在新疆、青海等地,没有专门的沙力搏尔服饰时,也用缰绳、袍带装束后进行比赛,新疆地区至今为止仍未改变这一习惯.

2.3 史书记载

在《汉文文献》中记载:“在北方居住的游牧部落的男人们英勇强悍,摔跤、打架、射箭、骑马时特别机灵的游牧部落以英勇、顽强取胜,依靠快马成就自己的愿望”.据《后汉书》载:“乌桓者,本东胡也.....,俗善骑射.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 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2] 这一记载,有力地说明了好汉三艺在匈奴部落强盛时期有着很好的发展.《元史》说:“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元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明确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搏克(摔跤)、、射箭三项技能,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突出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体力、毅力、技巧等.另有史料记载:“在公元 1690 年喀尔喀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上,有位叫布赫的摔跤手夺得了冠军.[3] 在新疆卫拉特地区流传的《江格尔》史诗里明确记载着描述沙力搏尔搏克的比赛、服饰等篇幅.譬如:沙力搏尔搏克很早就成为蒙古人在抗衡和征服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珍贵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蒙古人生产、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2.4 考古文物发现

另据《1955-1957 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介绍:“1955 年于陕西省长安县客省庄第140 号墓出土了汉代匈奴人角力铜牌.[4] 铜牌的中间图案是两个力士在摔跤,都上身,互相弯腰扭抱(见图1).铜牌的整个图案以树、马、禽(鹰、雕)为依托,显然是描述两个人骑马相遇于野外,然后下马摔跤的场面.古代蒙古族将野马驯服为家禽,广泛运用于日常游牧生活中,缰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爱好摔跤的勇士们将缰绳捆绑在腰间和大腿部,随时随地可以较量,所以沙力搏尔摔跤的又名“朝力搏尔(即缰绳)”摔跤,随之产生了缰绳系法、沙力搏尔系法、“卓德格”系法、新疆乌苏市地区的蒙古族习惯叫“沙力搏尔”搏克.

3 乌苏市“沙力搏尔”搏克大型比赛开展现状

3.1 比赛开展概况

为丰富各族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高搏克运动竞技水平,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乌苏市到目前已经举办了三届大型的“沙力搏尔”搏克比赛.2015 年11 月29日,乌苏市举办首届“沙力搏尔”搏克比赛暨2015 年祖拉节文艺汇演”,比赛由乌苏市文广局、乌苏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共有来自各单位、乡镇的9 支代表队64 名搏克高手以摔跤会友,一较高低;这次比赛共有奎屯等周边的1500 多名群众观看.2016 年11 月19日-20 日在乌苏市体育馆举办乌苏市第二届“沙力搏尔”搏克比赛;乌苏市各单位和乡镇共有13 支代表队,共128 名搏克高手参加.比赛分预赛、复赛和决赛,比赛不分体重,年龄,随机抽签形成进行比赛,录取前十六名次,设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若干.精彩的搏克比赛吸引了乌苏、奎屯、独山子等地的700余名群众前来观看.2017 年8 月11 日-12 日新疆乌苏啤酒节全国沙力搏尔搏克争霸赛在乌苏市体育馆举行.竞赛项目分“沙力搏尔”搏克男子团体赛和男子个人赛.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新疆伊犁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静县、乌苏市百泉镇、西大沟镇、古尔图镇等地的14 支代表队共128 名选手参加比赛.

3.2 比赛器材

蒙古包:比赛的现场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蒙古包,和平时蒙古族群众的一样大小,为分为两组的选手提供换衣服的场地.并且这两座蒙古包还增加了整个比赛的氛围,让观众朋友体会到蒙古族传统的文化形式.

摔跤垫:大型的比赛是在室内体育馆举办,为了参加比赛的安全性,举办方在室内铺设了长宽各12 米的软垫子(见图2).软垫子整体的颜色为蓝色,中间是直径为8.6 米的红色圆,红色圆中间是直径为6.6 米的圆,红色比喻太阳, 比喻大地, 蓝色比喻蓝天, 这些颜色充分显示了蒙古民族崇尚自然, 渴望融人自然, 祈求幸福安康的良好祝愿.[5]

盖头布:盖头布的颜色也有讲究,为蓝色和(见图3).原因是蒙古族群众信奉大自然和藏传佛教中的黄教,所以蓝色代表天,代表黄教.盖头布中间还有蒙古族传统民族图腾符号.

绑带和摔跤鞋:乌苏市蒙古族搏克比赛没有固定的摔跤服,一般在腰间和大腿内侧绑着蓝色或者的带子,有利于摔跤时候双方可以互相抓到对方进行比赛.摔跤鞋是蒙古族群众传统的靴子,在比赛的时候防止参赛选手受伤.此次比赛地面是比较软的摔跤垫,因此选手在比赛时候穿摔跤鞋不利于比赛,在裁判的同意下所有选手都是赤脚上阵的.

3.3 竞赛规则

3.3.1 个人赛

比赛采用乌苏传统比赛方式双肩同时落地为胜者之分,如单肩落地,可以继续搏斗,直到双肩同时落地.比赛不单独举行团体比赛,团体名次按进入前十六名名次选手的成绩确定团体名次.比赛以个人在预赛,决赛中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个人比赛以传统方式进行时,采用单淘汰制.赛前抽签决定对阵,轮空人员自动进入下一轮.

个人赛预赛每场时间为7 分钟;决赛时每场次的比赛时间为9 分钟,如果比赛选手未能在此时间段内不能分出胜负;则进入加时赛,时间为5 分钟;如果还不能分出胜负,就增加3 分钟决胜赛.决胜赛是以场地3 米位半径的圆圈,双方用合理动作将对方摔倒或使对方触边线,比赛选手触线即可判定为负.如果3分钟决胜赛还分不出胜负,就需要抽签来决定胜负.摔跤过程中双方不得拳打脚踢,触碰敏感部位,上场时不准携带钥匙,小刀等易伤他人的利器.摔跤手统一穿卓得戈上场比赛,按抽签单双号决定黄蓝色卓得戈,单号选手穿卓得戈,双号选手穿蓝色卓得戈.

3.3.2 团体赛

团体赛采用单循环赛决出全部名次.团体赛每局比赛时间定为15 分钟.团体循环评定名次办法:胜队得2 分,负队得1 分,弃权0 分,积分多者名次前列;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胜者列前.如仍相等,以有关队之间比赛的净胜分多少评定,多者列前,如再相等,无平局或者平局少者列前.团体循环赛中无故弃权,全部成绩无效.

3.3.3 礼节

入场时在搏克扎苏拉的带领下,摔跤手用黄、黑色绸缎或棉布把头盖住入场.入场时,在沙力搏尔搏克入场进行曲的伴奏下进行,入场后按顺时针方向绕场走动,并自然形成圆形,准备比赛.沙力搏尔抓把为摔跤开始交手时,双方摔跤手摆出半蹲式姿势,抓好对方系带的固定处.沙力搏尔摔跤的抓把姿势分两种;一是实抓,另一个是简抓,搏克裁判员(扎苏拉)让双方抓好抓把后发令“开始”就可以进行,要求双方必须保持膝盖离地的前提下,均可做动作,否则视为无效.

3.3.4 犯规

侵人犯规为有意的用头部顶撞对方面部造成伤害者;用膝盖顶撞对方任何部位者;比赛选手用非技术性动作打或者踢对手的任何部位者.技术犯规为比赛进行中未经搏克扎苏拉许可自行停止比赛者;违反比赛服装规定者;有意伤害对方者;比赛中说话、挑逗和侮辱对方者;不服从最终裁决者.

3.4 文化传承与弘扬

3.4.1 民族传统节日“祖拉节”

祖拉节也叫点灯节,是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在搏克比赛结束后,进行蒙古族的“祖拉节文艺汇演”,蒙古族同胞欢聚一堂,用托布秀尔合奏、萨吾尔登舞蹈、蒙古族服饰展、长调民歌、江格尔说唱等表演形式,为观众献上蒙古族文艺精品展演.搏克比赛后举办“祖拉节文艺汇演”即是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今后美满生活的追求和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见图4).

3.4.2 比赛奖励办法

比赛不分体重和年龄,随机抽签进行比赛,录取前十六名次,设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若干.本次比赛的冠军奖金是5000 元、亚军4000 元、季军3000 元、第四名2000 元、第五名1000 元、第六名800 元,并颁发优秀选手荣誉证书(见图5).

3.4.3 现代仪式活动

比赛开始后,有专门负责带领搏克选手的裁判员举行入场仪式.主持人宣布参赛者姓名和单位后,裁判员给搏克手系上摔跤腰带,用盖布盖住头,负责入场仪式的裁判员带领选手在赛场中心顺时针方向绕三圈后,到赛场跪下来,把盖头布取下来,和观众见面.由从内蒙古请来的专业搏克老师,在悠扬的“乌日亚”歌声中带领着比赛选手们跳鹰步舞,选手们挥舞着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观察对手,这算是赛前的热身准备动作,也是提高自己士气的方法.随后,在裁判的一声令下,选手们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开始向对方进攻.同时围观的群众为选手呐喊助威,搏克手抓住对方的腰带后,想方设法让对方的双肩着地.选手可以采用预防对方攻击和自己出击的站姿、步伐与抓法,通过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几十个动作,奋力将对方摔倒.定出输赢后由裁判员举起赢者的手,以示获胜;赢的选手准备下一轮的比赛.裁判会奖励输者一把糖果,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4 “沙力搏尔”搏克的保护

4.1 加大宣传力度,多进行跨区域性比赛

乌苏市本地的搏克选手水平有限和阿拉善等地区的选手相比,技战术方面有待提高.因此要多加区域流合作,向阿拉善地区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学习技战术,多请专业的教练员来指导乌苏市举办的比赛.

4.2 加大对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力度

政府加大对裁判员、管理人员、教练员、医疗救护等人员的专业培训,形成固定的培养和培训模式,定期定时培训,对考试合格的裁判员教练员发合格证书.

4.3 提高摔跤服装和仪式专业化水平

赛事举办方可以对选手比赛服装和摔跤带进行统一,安排专业的人员来固定摔跤带.请专家或传承人定期举办搏克培训班,教授一些比赛礼仪和技战术动作等.

4.4 推动非遗走向校园

传统艺术的传承以培养接班人为主,学校教育传承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6] 因此,可在当地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从小培养青少年对搏克的了解,对一些搏克技术较好的青少年可作为艺术特长生招进高校.

参考文献:

[1] 郝延省. 蒙古族搏克运动史考[J]. 四川体育科学,2013(03):14-17. [2017-08-23].

[2] 范 晔. 后汉书·十册[M]. 北京: 中华书局,1965:2979.

[3] 吉·达姆丁. 蒙古式摔跤[M]. 呼和浩特: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2:194.

[4] 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55-1957 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J]. 考古,1959(10):519-530.

[5] 张路遥. 蒙古搏克运动之文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4(07):56-58,78.

[6] 王守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的文化责任[J]. 文艺理论与批判,2010(1):140-143.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Salbor" Boke in Wusu City of Xinjiang

Liu Pan Ou Liangd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o study the Mongolian "Saudi Arabia"in Wusu, Xinjiang, and study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the formof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carry forward and inherit the National Biography.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provides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ba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1)we need to step up propaganda and expand regional competitions.(2)the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its training of referees and coaches.(3)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mpetition clothing.(4)promote the non- Legacy to the campus. By finding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oke sport in Wusu city,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words:Mongolia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Boke

调查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调查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社会调查论文

2、调查报告论文

3、调查论文

4、调查论文格式

5、市场调查论文

6、论文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