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和问题提出,便是阅读深入的契机基于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曹刿论战》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这篇问题解决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问题提出,便是阅读深入的契机基于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曹刿论战》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棠城学校 孙 刚

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深入的最显著标志是什么?我以为,不是学生吸收了文本阅读中的静态知识,也不是学生自主扫清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而是学生提出自己怎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最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基于学生问题的设计.

语文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固然有课程标准的规定问题,有教材编写者拟定的问题,有教学设计者预设的问题;但学生自主阅读生成的问题,也是教学应该解决的.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在深入阅读时才能兴趣盎然,才能达到实效.

一、整理学生问题,是发现学情的最好方式

《曹刿论战》并未记叙战役的具体进程,而是记叙曹刿的战争策略:即政治背景上取信于民、在战争过程中掌握战机.这些才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教学《曹刿论战》前,我主要是让学生“先学”——自主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整理并了解学生的问题是教师发现学情的最好方式.

阅读《曹刿论战》后,学生们除了提出对重点词语如“间”“牺牲”“加”“狱”“情”“鼓”等理解上的问题,主要还有战前问题和战后问题.

关于“战前问题”,有这样一些——

曹刿的职业是什么?大战之前曹刿怎么能轻易见到了鲁庄公?十年春,齐师为什么要“伐我”?乡人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是在什么地方?乡人是怎么知道曹刿要见庄公的?曹刿根据什么事情断定“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是一类人,那么“其乡人”又是哪一类人?曹刿进见的手续、礼节为什么不写?战前,鲁庄公应该研究战争策略、战场布局,为什么愿意接见名不见经传的曹刿?鲁庄公和曹刿谈话用的是什么语气?鲁庄公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时,为什么曹刿说那是“小惠”?鲁庄公祭祀时的“牺牲玉帛,弗敢加”,为什么要用“牺牲玉帛”?曹刿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如果“小信”“孚”了,神真的就赐“福”了吗?曹刿听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为什么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我觉得“衣食所安”比“牺牲玉帛”更加重要,为什么强调“牺牲玉帛”?处理好案件为什么会是决胜的关键?打仗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鲁庄公为什么满足曹刿“战则请从”的愿望?为什么不担心曹刿是奸细呢?

关于“战后问题”,有这样一些——

曹刿一个“乡人”却能得到“公与之乘”的待遇,为什么能比大臣的地位高?为什么不细写“战于长勺”这件事情?战争时鲁庄公为什么要击鼓?鲁庄公要击鼓,为什么曹刿说“未可”,他就停止不击呢?为什么如此相信曹刿?齐人为什么一定要“三鼓”?“战于长勺”这件事情不可信,为什么仅仅通过击鼓“齐师”就“败绩”了?曹刿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不是耽误战机吗?曹刿为什么就能够指挥鲁庄公的部队呢?鲁庄公的身边难道就没有一个像曹刿这样的人吗?曹刿进见前强调“远谋”,但作战时为什么却强调的是“细谋”?胜利之后,曹刿会怎样对“乡人”说?……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而提出的这些“战前问题”“战后问题”,几乎涉及到课文的每个句子.这些问题有的是针对战争发生的原因,有的是针对进见时的礼仪过程,有的是针对曹刿对鲁庄公治国的评价,有的是针对鲁庄公所说的三件大事的次序地位,有的是针对曹刿愿望……如果课前没有积极深入地阅读,学生怎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呢?

可以说,学生自主阅读《曹刿论战》的过程,便是问题生成的过程(当然有时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学生生成的这些问题的深浅、难易,也是教师对学生“学情”作出判断的依据.

上述诸多问题中,“曹刿的职业是什么”“鲁庄公、曹刿个子有多高”“战争时鲁庄公为什么要击鼓”等就问得没有什么深度,比较浅;而“乡人是怎么知道曹刿要见庄公的”“鲁庄公和曹刿的谈话是用什么语气”则比较有趣味、有深度.

就现代课堂理论来看,整理并了解学生的问题是发现学情的最好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根据学情,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优质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也可以将问题分类,再交给各学习小组开展深入研究.当然,学生实在弄不明白的问题,比如“齐师为什么要‘伐我’”“为什么强调‘牺牲玉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们要能通过问题看到学生阅读的深度、理解的程度,从而谋划解决问题的科学策略.

二、学生的问题,是课堂预设的最好领域

基于《曹刿论战》的阅读,学生们生成了丰富的问题,这些问题资源是设计课堂教学的起点与依据.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其解决过程与解决方式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学习资源.因此,学生的问题常常是课堂预设的最好领域与最优选项.

设计《曹刿论战》的教学环节时,我选择了基于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紧紧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想办法、找计策.比如学生提出的——曹刿进见前强调“远谋”,但作战时为什么却强调“细谋”?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水平.课文到底是强调“远谋”还是“细谋”?我在备课时曾经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

老实说,《曹刿论战》围绕齐鲁间的长勺之战展开,一开始主要是记述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作者强调的的确是“远谋”.曹刿开始提出“何以战”后,便步步紧逼,直到听到对“小大之狱”的处理,曹刿才作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评判.而这“远谋”——政治上取信于民,其实是战争取胜的宏大背景.

但是,在呈现了“远谋”以后,作者重心又转移到了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上,着重表现曹刿的“细谋”.“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说“可矣”,多是作战时的细节刻画.在教材中,曹刿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乡人”.事实上,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时,行文思路就回到了“以小敌大”的策略上,即必须讲究战略战术——抓准战机、详察敌情……似乎与曹刿的“远谋”论无关.

于是,我认识到,“远谋”和“细谋”在课文中的确可以找到注脚,但并不是解读文本最关键的词语.也就是说,“曹刿进见前强调‘远谋’,但作战时为什么却强调的是‘细谋’”?这个问题并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在教学设计时,我又注意到“鲁庄公的身边难道就没有一个像曹刿这样的人吗”这个问题.曹刿是个怎样的人呢?曹刿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顺着这样的思路,我立刻明白,曹刿论战的意义不在于打胜了这场战争,而在于他战前与战后的“论战”上.而学生提出的“鲁庄公的身边难道就没有一个像曹刿这样的人吗”的理解,实际上应该指向战前与战后的“论战”.也就是说,作者要突出的是曹刿的军事思想.

的确,“论战”才是设计教学时共时与历时层面应该好好思考的焦点.

《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后来这句话经过左丘明的解释、扩充,便形成了课文这样的篇幅.春秋时期,齐与鲁邻国,齐在东北,鲁在西南.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在写到“鲁庄公十年”时强调:“齐伐我,为纠故.”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有同样的记载.而课文《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左传》则是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书的意义在哪里?笔者推测,其中一条,是为后来战国时期人们学习军事思想提供了“教科书”.因此,“曹刿‘远谋’”与“曹刿‘细’谋”均统一在“曹刿论战”中.

不是吗?从“论战”这条线来看——课文从“请战”“从战”“指战”到“克敌”“论战”,给我们展示的是军事家曹刿的形象.这样,有了政治上要取信于民的军事思想和战术上要重视战场的细节思考,其社会意义就更加显著了.可见,“难道没有一个像曹刿这样的人”问得相当深刻,内涵也相当丰富.于是,我便以这个问题作为起点设计教学过程.

基于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曹刿论战》时,我认识到,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确为教学设计、课堂预设提供了理想的选择领域与思考资源——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零碎,有的甚至存在偏差,但每个问题背后都应该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明明白白的道理”,需要我们在选择问题时细细品味、认真推敲,从而创造出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案来.

综上所述,读后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持续阅读的重要动力之一.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阅读深入的向导,也是教学深入的路径.有时,恰恰是由于生成的阅读问题的引导,学生们才“急急忙忙”“真真切切”地进入文本丛林的最深处.

问题解决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问题解决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问题解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