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学三叠方面论文如何写 和为学三叠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为学三叠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为学三叠

讲“为学三叠”,实际上是对古代三句箴言的剖析和理解.

这三句话是这样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文日老.”前两句话,很多人熟悉,它出自《老子》第四十八章;第三句的出处,比较难觅.我下笨功夫去从源头查阅,细心地看了《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上下卷,1988年,高教出版社),也没有查到这句话踪影.后来,经过多日苦苦地“寻寻觅觅”,终于在一本破损的古书里,把这句话挖掘出来.原话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唐人孙过庭的著作,书名叫《书谱》,是谈书法理论的专著.我不是书法家,所以对它很陌生.我为什么要把这三句话连缀在一起呢,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天然合理的内在关系.三句话恰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缺一不可.

首先,谈谈“为学日益”.古代学人认为,“学如积薪”.薪,即木柴.做学问,犹如积薪一样,慢慢叠,日积月累,越叠越高.但天天学不意味薪就会自然增高,没有这么简单,就像走路一样,两只脚在挪动,可以是前进,也可能是原地踏步,还有可能是不进则退.关键在于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考证、考据、考查、考究、考核、考绩、考德、考材.考,就是对自己行无言之教.增益,从广义上来说,是增加知识的总量,提高学习的质量.也体现在对知识门类的增加,比如你研究历史,必然要懂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等.通过知识领域的扩大,你的知识水平也在提高,知道的东西就日益多起来,做到了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知是、知非,知理、知谬……一句话,你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真知灼见.然后,再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充实、提高、巩固,反复循环,以至无穷,你的知识累积大增,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名贤大师,也是不期而然之事.

这就叫做“为学日益”.那么“为道日损”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了解,“损”就是“减损”;“道”就是探讨事物的规律和道理.此外,这个“损”字也代表对非理性东西的扬弃.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规律的东西才能找到必经之途,除去“水分”,精益求精,才能减少影响真理的东西,道理才能明晰,才能精炼.即所谓气合于理,情本于性,行适于道(规律).关于“为道日损”,王阳明有一语中的之见.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真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他对日增与日减的辩证关系,论述得很到位.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想指引.(明·王阳明著,郑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64页)

关于“为学日老”,这个“老”字需从本质上来理解才行.“老”就是“无心而达”之意,是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炉火纯青的、瓜熟蒂落的那样一种非生物体的“老”,不是人到了暮年之“老”,是老成之老、老道之老,是成熟之意.成熟是怎样炼成的呢,是天天坚持学习才取得的.在这里,“日老”是不老的反衬之意.因为你的人“不老”,你的“文”也不老,文老弥珍.所以,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天成,是有天赋的人,功到自然成.

为学三叠,关键在于学习.学习没有终点站,学,然后知不足.常言说得好:“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作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学习就是对生活的热爱.英国著名哲学家特罗洛说:“爱读书是一种十全十美的享受,其他的享受都有尽头,而读书给人的享受却是长久的.”(引自王明辉主编《何谓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年,第15页)

终身学习的目的,在于终身实践.很多东西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实践中取得的学问尤其珍贵.实践,是把“死”知识用活.人本身就是活在知识里,死在糊涂时.这一点大家都明白,无须多言.就我本人来说,从小养成习惯,一天不学习,思想就停顿一天,就有中宵隔夜之感,了无生气.但我是一个很愚钝的人,脑笨、笔笨,理解力较差,机械记忆在差等以下.但几十年来我坚持学习和写作不辍,在《吉林日报》上发表1500 多篇文章(详见《吉林英才馆大观》,第一部,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83页).退出工作岗位这20多年,我出版了20 多部小说、诗歌、散文和法学专著.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东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正所谓“为学日益”.为弥补自己“先天”不足,我一边读与写,一边做读书卡片.积细流成江河,几十年下来,我做了至少万张资料卡片.其中,仅“人为何”的专题卡片就达1000多张.这些卡片有出处、有注释、有点评.但这些宝贝长期在我的盈箧里“休眠”,我常常为它们派不上用场而苦恼.有些东西,你不想要的,它却来了.2015年冬,省委老干部处内部刊物编辑宋海涛同志来家征稿.他看到堆积如“山”的人学卡片,爱不释手,主动请缨,要在业余时间抓紧把它们打印出来.他是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他懂得1000多种关于人的论述的文献价值,所以,他一边打字,一边写序言和感言,成了一部关于人学的专论.这是我们一老一小的合作成果.原打算送出版社(三联书店征稿),但我认为还有大量后期工作要做,不具备付梓条件,暂时放下.随后,我经过一番梳理和筛选,精选出的600 多条“人论”,送给《夕阳红》杂志,受到青睐,连续发表.

以上是“为学日益”的实例.“为道日损”的事例也很多.还是以我为例吧.多年来,我一直对“右”字的误用有疑,严重地减损了“右”字崇高形象,甚至引发政治灾祸.胡适说,读书要从不疑处有疑.20世纪50年代批判胡适时,这句话是其一大罪状.但这话不是胡适的发明原创,是一千多年前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原话说:读书先要学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又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贵心悟,有疑而不疑无益.当然,有疑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更不是无事生非,胡思乱想.要以真理为火炬,实事求是.我经过较长时间的查阅史料,得到许多佐证.最有力的佐证是《元史》.《元史》是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史》中的一史,是中华民族的正史.《元史》载: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仁宗皇帝委任合散为右丞相.合散说:右丞相是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掌管军政大权,自己不够格,应当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勋臣来出任右丞相.他的请辞获仁宗皇帝批准.从此规定,凡文武百官均“以右为上,以左为下”(引自《元史·仁宗纪三》).不但朝廷尚右,整个蒙古民族都崇右,在官员头衔上冠以“右”字,老百姓自然知道他是正职、是好官.不但蒙古族尚右,元以后,全国人民都尚右,什么“右任”“无出其右”等等都是尚右的表象.为什么“右”字在现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言而喻.

我从人的自然形态和官场的政治形态等多方面加以比较和综合,拙成《为右字作CT》的千字文,《夕阳红》2016 年第21 期发表后,不断有读者打来电话点赞,不是赞我,是赞成为右字正名.从上面的述略中,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呢?我以为,所谓“为学三叠”,是读书学习的三种境界:“为学日益”讲的是广与博;“为道日损”言的是精与专;“为学日老”说的是真与诚.而最高的境界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学.

为学三叠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为学三叠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为学三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实用护理学杂志

2、护理学论文题目

3、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4、生物信息学论文

5、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6、新课程导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