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方面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师本对话,体验中享受情趣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体验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师本对话,体验中享受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同文本的对话应是全方位的、多元的,也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如果教师已经对文本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对话,已经对文本心领神会,那么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障碍就根本不是问题.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与文本对话呢?

一、品读揣摩“文本”路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惊喜、读出文章的精妙时,才敢走进语文课堂.所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首先应从品读开始.朱自清也说过:“体会那微妙的咀嚼文字的真味.”在教学《秋颂》一文时我深有体会.这是一篇文笔清新隽永、意境深远的写景抒情散文.初次备课时按照传统教学思路设计了几个问题:文中写了哪些富有特征的秋景?目的是什么?讴歌了怎样的人?学生在我的指引下很快找出了答案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整堂课学生反应很机械、呆板,始终游离于文本之外,没有走进秋的意境,没有领略到文字后面丰富的内涵和意蕴.课后我再一次细细地品味了这篇文章.诗化的语言与句式,浓情的点染和描绘,态度的旷达和淡然,思绪的透彻和酒脱,处处能给人美的感染和启迪.于是,我重新设计了课堂对话的思路,从秋景的描写人手,请学生反复诵读,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联系生活体验,甚至可以把文字还原为画面,抓关键词语去感受,营造审美理解的氛围.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将内隐的阅读心理通过语言、文字甚至图画表达出来,真正感受到作者笔下秋的明澈、淡然的神韵,进而理解文中作者恬淡自适、超脱旷达的思想境界.

二、理读确定“对话”路

所谓理读,就是在品读、批注的基础上,梳理出文本的思路或特点,确定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思路.《火把节之歌》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新收入的一篇散文.文章从彝族特有的风习和传说中挖掘了人们对火的情感态度,进而揭示出在民族发展和现实需要之中人们形成的亲密关系,从而颂赞了新时代大山里的彝族精神风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仔细研读完课文后我确定了“由表及里”的对话思路.先由对彝族的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初读课文,领略彝族的民俗之美,使学生感受到彝族人民对火的敬畏之情.接着通过品味语言,结合想象联想,借助画面,感受到火把节的盛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个性的阅读,受到情感的熏陶,享曼到审美的乐趣,有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最后研读课文紧扣“歌”,引导启发学生反复诵读最后两小节作者给予火把节的评价,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

三、变读设计“对话”路

所谓“变读”设计“对话”路,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切人口和突破口,精心设计课堂中的对话过程.《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篇目,绝大部分的优秀教案都是从小说的三要素人手,没有什么新意.我想尝试一种新的教法,小刀口深切人,如庖丁解牛,从一条命脉下手,将文章漂亮地解析;又能够像一只大手一把抓住树干,撼动树根,牵动根须,把一棵树完整地连根拔起.偶然的一次机会听到一次公开课,让人耳目一新.教者从菲利普夫妇一家去往哲尔赛岛旅行途中偶遇于勒谈起,分析故事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探究菲利普夫妇在偶然的相遇中对于勒态度变化的必然性,探究于勒偶然做生意失败潦倒半生的必然性,探究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特快号”偶遇的必然性.最后从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全面剖析人物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认识作品时代和时代下的人物的真实处境,从而达到深刻解读文本的目的.学生在每一个必然性的探究中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学生对文本创作空白的挖掘,对人物人性的思考,对作品现实意义的解读让人震惊!我想正是这种创新的变革才使我们传统篇目的教学焕发了生机.

四、泛读铺宽“对话”路

语文教学向来强调“厚积而薄发”.教师可延展自身的阅读空间,开阔知识视野,提升语文素养.这样就可以扩大自己的教学视野,在教学对话中做到厚积薄发.一个教师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使他的课堂充满魅力,才能影响感染到他的学生,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解读,才能产生真正的思维辨析、真正的情感共鸣、真正的审美神韵,最终才能在课堂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对话,使学生的灵魂被唤醒!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语文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教育硕士.

体验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体验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体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体验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