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语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新时代中国话语和世界视野首届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和传播会综述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话语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新时代中国话语和世界视野首届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和传播会综述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首届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与传播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指导,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同济大学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中华思想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本次会议共邀请了14位专家做主旨发言,设有7场专题论坛和1场青年论坛.来自海内外的140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围绕“新时代中国话语与世界视野”这一主题,踊跃发言、充分交流,就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中的问题和挑战、路径和范式展开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性的学术观点和现实对策.

一、提升国际话语影响力的路径

面临国际新形势和发展关键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该如何在现阶段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国家软实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长江学者、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指出,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翻译与传播,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密切相关,对于进一步拓展学科间的交流、促进中华思想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外语专业要依托学科集群优势,对接基础理论与国家需求,开展跨学科研究,把握正确的定位与方向.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指出,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不断加强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化解文化冲突,增进理解和认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成果和话语表达方式,推进中国道路的世界认同,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话语与世界视野1. 对外话语体系内涵与关键问题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提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根本目标是向全人类文明体系贡献中国知识、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与“各国话语体系”合作,“共同说明”整个世界.上海交通大学胡开宝教授认为,要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从而向国际社会宣传该理念,赢得支持.其中,话语的建构是传播的前提,建构的质量直接影响传播的效应.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主任于运全指出,话语体系要与相关价值体系、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协同演进,久久为功;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即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协同发展,历史和现实统一的价值传递,与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协调发展,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杭州师范大学施旭教授认为,建设完善的国家安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要开创国家安全国际传播话语研究,为该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沈骑教授指出,话语规划是构建话语共同体的实施途径,话语共同体建设是话语规划的战略价值取向,系统开展话语规划以及构建话语共同体是新时代对外话语建设的新使命.同济大学吴教授认为,要做好对外话语战略规划,从话语身份、话语对象、话语内涵、话语媒介、话语翻译等五大方面提高对外话语能力,打造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全球治理能力.外交学院孙吉胜教授立足于国际关系领域的话语研究,指出今后话语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聚焦问题来研究问题领域的话语本身,二是借助话语来研究问题领域的具体问题.话语体系建构与软实力发展密切相关.同济大学门洪华教授指出,在新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体现为战略之争和软实力之争;软实力的提升应从文化、观念、发展模式、国际制度的塑造能力以及国际形象等方面入手.

2. 翻译是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环节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指出,进一步构建和传播中国的话语体系是时代任务,是跨学科、多领域、高层次的时代课题,外语院校将在其中大有作为.

思想文化的传播策略与效果要从文化进化与文明演进及人类心智发展的层面上作深入思考.同济大学陈琳教授提出,政治话语用典与思想文化术语作为思想文化模因,其中国性、思想性、吸引性及无可辩驳性,激活了其在世界文明模因库中的文化活性,有利于中华思想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播.政治话语外译中涉及主权等重大原则问题的表述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对译者的立场提出了挑战.复旦大学王建开教授认为,中国译者应提高政治基本功,在翻译策略上持鲜明立场,承担起纠正不当译法的责任,还原历史和真相.匈牙利罗兰大学教授、国际期刊《跨语言与文化》(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主编克里斯蒂娜·卡洛莱(Krisztina Károly)围绕国际新闻制作及全球媒体中以特殊形式呈现的翻译活动,指出传播方式的特殊性改变了译员的传统角色及一些核心概念,分析了媒体语境下的翻译形式和语言学研究方法,并认为这种多模态多维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3. 对外话语传播有利于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

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指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处于发展关键期,这有助于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赢得广泛国际认同,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有效构建国家形象.“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电视台作为一家政府媒体,在对外传播中成绩斐然,颇受关注.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国际期刊《系统》(System)主编高雪松主编聚焦于其在媒体宣传上的颠覆性效果和成功经验,分析了平义作为话语策略在国际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海外传播战略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多维视角的对外话语体系研究

本次研讨会围绕多个议题展开了专题讨论.政治话语的翻译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时期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睿智地传达了我国的治国思想与外交理念,其翻译与传播有利于促进新时代语境下中华文化思想和中国道路的世界理解与认同,具有重大意义,成为专题讨论的焦点.王颖频就翻译策略指出,语境义契合性、语篇适切性、意义求同语言存异,是达成用典中外融通式翻译的有效途径.丁洁立足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实践,对其问题与启示进行了思考.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参会代表从历史的角度和国际关系层面审视了国别话语建构与翻译.滕梅对翻译政策作用下的德国文化对外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传播特点和成功经验.耿强从翻译话语角度重新审视译本的副文本,对新中国成立17年间的中国翻译话语进行了再考察.胡春春从战略和软实力的角度对比了中外话语体系的差异.

作为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翻译、传播与接受效果也是专题讨论的热点.许霄羽等讨论了国际汉学及典籍外译的研究.孙鹤云梳理了中国文学在韩国的传播和翻译脉络.王晨颖回顾了中国当代小说在西班牙的译介状况.江岚解读了亨利·哈特(Henry H. Hart)的中诗英译,并从中探索助力中国古典诗歌海外传播的策略.林嘉新提出,华兹生(Burton Watson)英译苏轼诗词时因诗学征用而产生的文学变异,是中美诗学的碰撞、妥协与再生,是新语境下的新阐释.在话语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实用翻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丁苗分析了“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黄立鹤从对外话语能力解析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国际能力的培养.在青年论坛上,专家们就文化翻译、学术写作与投稿、学术工具运用等话题与青年学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届研讨会聚焦“新时代中国话语与世界视野”,主题鲜明,议题丰富,讨论热烈,学科交叉性突出,参会代表来源广泛,会议规模、成果和影响等均达到了预期效果,搭建了对外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的高端、优质交流平台.本次研讨拓展了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引领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与传播三位一体的研究新趋势,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格局与交流新模式,以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中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本文系同济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社会科学群子课题“中国特色文化思想对欧翻译传播及其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0703141302)

话语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话语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话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