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情境化:生活化作文的返魅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作文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情境化:生活化作文的返魅

[摘 要]回到生活世界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生活化作文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情境化是生活化作文的返魅.从命题、读写、场景、思维等角度探讨情境化,以期为生活化作文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情境化;生活化;作文;返魅

[中图分类号] I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108-04

胡塞尔在其著名手稿《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提出,生活世界是科学的奠基所在[1].回到生活世界,找到源头活水,就是回到作文的奠基之处.而在生活世界之中,如何把握作文教学规律呢?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于是,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返魅了[2].那么,生活化作文的背景究竟是什么?生活化作文的返魅又在哪里?它又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实施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追问与考究.

一、生活化作文的背景

当下学生写文章,文章一开始,就把司马迁请出,写不了几句又请李白、杜甫、白居易来助阵,末了还不忘文雅地吟几段李清照、李商隐、李煜的诗词,一篇文章下来犹如一场热热闹闹的古代文人大论坛.总览全文,写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毫无知晓;说着现代大白话,却去掏老祖宗的旧兜.这严重背离了作文的宗旨.

回到生活世界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构成了语文教育理论探索的重要路向.我们相信,回到生活世界是使得语文获得源头活水的可行之路.语文应当关注生活世界中意义的产生与内容,与他者的交流构成了语文的结构[3].

语文课程标准也多侧面多角度阐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笔者认为,生活化作文的提出不仅是从作文本身需要联系生活,而且也是从儿童教育的特点提出的.要让学生作文脱离“编假话、说空话、用套话”的现象,必须走生活化作文的道路.

二、生活化作文的返魅

我国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直接经验的高扬重新恢复了人的兴趣、直觉、情感、体验等在探寻世界中的合法身份和目的性价值,使得机械化、刻板化的人的生命活动开始‘返魅’,‘返魅’后的求知活动充满生命的和心灵的感悟.”[4]

然而,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鹦鹉学舌的聒噪,而不是真知灼见的闪耀,是应情的矫饰,而不是真情的袒露,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官话、假事、假感大行其道,真情、真事、真性、真理销声匿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返回”原生态之“魅”[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总是要与一定的环境、目的和任务相适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保持和使用所学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一定情境中进行活动性学习,让能力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6].在这样的背景下,作文教学同样要寻求情境化的道路.情境化,必然是生活化作文的返魅.生活化作文就是将作文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最终使素养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育智慧的载体.顺应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建构语文情境化教学平台,将生活中的动画、视频、声音、互动对话、模拟情景等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可达到让学生主动地、自主地探究学习,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7].

生活化作文是以生活为中心的作文,具有贴近生活、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耐人寻味等主要特征[8].基于生活的写作,是作者在具体情境下的本真表达.无论是对家庭生活的描述,还是对学校场景的叙写,或是对社会事件的品评,其实都是写作主体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的.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有目的的写作,有真情的抒发,才能做到更主动地、更积极地抒写内心的本真.

三、生活化作文情境化的策略

情境化把写作放在特定的情境之内,通过分析其中的意境让写作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从而调动写作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写作的质量.可以从命题、读写、场景、思维等方面进行情境化.

(一)命题情境化

一般情况下,语文老师习惯按教材的进度和要求进行习作训练,这无可厚非.但是,还有一种习作或者称之为练笔的,语文老师在命题之前,可以考虑有无应景的题目可写.

如写节日的作文,就可以紧扣当季.一年四季,传统佳节纷至沓来,从春节到中秋节,从端午节到冬至.节日本身就有特殊的意蕴,如果在节日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让学生写应景的习作,学生容易有感而发.他们可以关注节日本身的深刻内涵,也可以由节日牵出关于节日的神话故事、动人传说,或者纯粹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美好祝愿.

当然,课文教材的习作训练也是有一定的情境的,它或者与单元教学有联系,或者与模块内容有关联.总之,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可注意这个情境,把握好这一要素.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是“生活哲理”.学习单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以下材料作文: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也有人说,生活未必理会你的笑或哭.

命题情境化一方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心理认知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命题给出的具体情境,直观、丰富、生动,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唤醒学生的原有知识,让原有知识经验与情境互动,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二)读写情境化

读写结合历来是写作的一大法宝.学生读中思,读中悟,读后写.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贴近生活的小品文.课文中有关风吹声音的描写,能够自然地让学生联想到现实世界的各种声音.课文学习之后,由课文描写神奇的声音世界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很多很多声音,写一篇《神奇的声音世界》文章,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开头: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无奇不有.长空很浩渺,草芥属尘埃.在这大千世界里,有无数奇妙的声音.你是否听过白云飘荡天空的声音?你是否见过旭日冉冉东升的声音?你是否想过大地默默无语的肃静?你是否还体味过海中鱼跃水面的声音?总之,多姿多彩的声音世界,让人浮想联翩.”

以上开头,教师依托课内文本,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借助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分享生活点滴乐趣.这样的写作,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另一方面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个性化体验.

再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月色的文章,如《校园夜色》.学习朱自清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的方法和技巧,写出夜色下的校园、校园上的夜色.写景之后,再融入作者的感悟,做到景与情的交融.

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通过情境化,在具体情境中在课外得到迁移与应用.课内知识与课外真实情境建立起关联,让知识具有了生机和活力.

(三)场景情境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建构起来的,不是教师直接传授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师生等的帮助,结合相关资源,通过意义构建而得到.场景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让学生借助它而行文.每年毕业季,填毕业词,唱毕业歌,这是很多学校毕业生的做法.如何填写毕业歌词呢?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场景,在具体的场景中营造情感,就能抒写毕业这个特别场景的好歌词.例如广西贺州学院2018 年毕业MV《不负韶华不诉离殇》,歌词可谓具有鲜明的场景.

“推开世界的门/你是八步夜里最闪亮的人/笔耕不辍写满东A的黄昏/打开西信的灯,又熬夜到清晨/推开世界的门/你是小西湖旁最深情的人/同济亭内许下诺言的认真/涂鸦墙的背后思念多残忍/爱哭的你呀爱笑的你呀/不懂得那悲伤/柳絮漫天飞扬,是你在歌唱/求知的信箱,求真的窗/图书馆那芬芳/原来你就是我最美的时光/推开世界的门/你是站在台上最可爱的人/口若悬河忘了下课的钟声/想起你的时候八步又春分/爱哭的你呀爱笑的你呀/看不见那悲伤/时光一去不返,像疾风一样/共青林月光,桃花的香/带不走那惆怅/原来你就是我,走失的地方/爱哭的你呀爱笑的你呀/看不见那悲伤/青春永不散,只要你在场/初见的倔强,离别的伤,丢失在那片操场/原来你就是我思念的南方/消失的食堂,宿舍的窗/一卡通还在身旁/还有谁能够陪我奋斗到天亮/

以上歌词,以毕业为主题,紧扣校园题材.八步,就是贺州学院所在地.广西贺州学院学生生活学习的代表性场景全都进入歌词.学习场地有东区A栋教室、西区信息楼、图书馆,等等,活动范围囊括了同济亭、小西湖、共青林、涂鸦墙、操场,等等,时间从秋到春、从夜到晨,情感基调有悲有喜、有哭有笑.可以说,时光带走了四年的青葱岁月,却带不走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这四年里,有田径场的挥汗如雨,有奋笔疾书的图书馆,还有宿舍的夜夜卧谈.四年光阴的点点滴滴,在美丽的《不负韶华不诉离殇》歌词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活动才更有意义.在情境中学生得以了解知识应用的条件;在新奇多变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学生更乐于创新和解决问题;在情境中学生能看到知识的内在价值[9].

对于生在贺州、长在贺州的学生,学生个体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积累,有很多贺州的要素.要把学生这些生活积累转换成语言,我们就要对学生思维活动进行外部刺激,让他们有知觉的显示,然后把知觉的显示转换成笔下语言的表达.如,贺州是世界长寿之乡,抓住“长寿”这一点让学生思考,形成以下文字:

贺州的鱼,

贺州的菜,

贺州的小伙长得帅!

贺州的桔

贺州的瓜,

贺州的美女人人夸!

贺州的塔,

贺州的桥,

贺州的风景一条条!

贺州的景,

贺州的戏,

贺州的帅哥讲义气!

贺州的酒,

贺州的泉,

贺州的才子是状元

贺州的土,

贺州的田,

贺州的男人会赚钱!

贺州的花,

贺州的鸟,

贺州的环境能养老!

这是很有贺州味的一首诗.贺州的瓜果蔬菜丰富,山水风景迷人,是长寿之地、状元之地.本诗歌归纳精要、表达准确.学习以日常情境中的活动为前提,在现实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一旦学习活动与真实情境发生联结,学习活动的意义就会更加明显.

(四)思维情境化

作文的素材来自生活,抒写出来又不是纯粹的生活的反映.写作心理转换理论认为,写作是学生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10].

如下图:

苏联心理学家A·科瓦廖夫说:任何创作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二是对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用语言形式投射出来.换一种说法就是,创作是双重的变换过程.写作顺利完成把思维转换成语言的过程,转换过程是否真心,看表达的需要.学生从现实生活积累印象中进行的转换,思维活动有外部的刺激而显活跃,首先从思维活动转换为“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再从“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转换成语言表达.

现在是网络时代,在或者微信朋友圈,有人喜欢拿生活中的一些图片符号连成一体,出迷面,考古诗词.这也是非常讲究思维情境的.如以下六句:

根据提示,我们可以想出以上图形或者表情的相关诗句.如第一句,我们可以想到是“磨刀霍霍向猪羊”,第三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五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学习,能够形成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以上图片符号,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者说是情境,阅读者通过思考,用所学到的知识,感知解决的问题,并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践场,把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现实里去.

再如,在指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后写作时,有老师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去打开思路,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去认知规律,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来获得对生活的认识.他是这样进行教学的[11]:

师:假如有一天,你独自走在学校的林荫小道上,四周寂静,只有自己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此时此刻,你的感受如何?你的心中泛起了怎样的涟漪?你思考到了什么样的生活哲理?下面请同学们以“梧桐叶落了”为题,进行一次口头作文.不要求太长,把你想到的内容大致说说即可,5分钟的口头作文.

(学生根据口头作文点评,点评角度从感受、思考生活角度切入,以褒扬为主.)

师:同学们所说的都是在用心去感受了生活后的认识.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讨怎样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去思考生活,进行片段作文.生活是复杂的,对生活的思考也要经历由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的过程.所以,我们思考生活也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的.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1)由此及彼(联想)

这需要我们从所感知到的事物中寻找切入点,寻找其相似之处,引申开去.比如说毕淑敏的《素面朝天》,素:不化妆、本色自然、真实;花:涂脂抹粉(伪装、虚饰).同时,《过万重山漫想》也是由引申联想展开的.

(2)由表及里(分析)

有人从“花开花落”的分析思考中,体会到了人生的短暂,激起了对生活的珍惜.刚才同学们的口头作文难道不正是从“叶青叶黄”中思考到了生命的短暂吗?由表及里正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3)由个别到一般(综合)

生活的哲理通常都是生活的点滴汇集起来的.

三、结语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真正的兴趣”[12].

总之,在生活化作文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有意无意地创设各种情境,这样不但拓宽了写作的空间,让学生逐渐产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能够达到让生活化作文返回真正的“魅”:让生活化作文回归情境本身.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探索情境化的道路,让生活化作文开出曼妙的花.

[ 参考文献]

[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 王炳文,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

[2](加)约翰斯顿,郭洋生. 重构语文世界——后殖民教学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3] 杨澄宇. 回到生活世界的语文教育:对“吕叔湘之问”的回应[J]. 全球教育展望,2017(5):21-28.

[4] 钟启泉,安桂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66-69.

[5] 邱德乐. 从“祛魅”到“返魅”:原生态语文课堂回归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94.

[6][9] 慕晓茹. 课堂教学情境化的价值与理论依据[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9):8-9.

[7] 左莉. 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4(11):34.

[8] 白燕萍. 生活化作文教学及其实践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7(6):99.

[10] 董蓓菲. 语文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20.

[11] 刘永康,主编.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5-186.

[12] B.A.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杜殿坤,编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3.

[责任编辑:钟岚]

作文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作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作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作文投稿

2、小学生作文杂志

3、作文网投稿

4、作文教学论文

5、投稿作文

6、小学生作文投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