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核心价值观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此文是一篇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郑薇娜1, 王宏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3; 2.武汉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在文化同根同源、个案共案性基础上建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以引领武术核心价值取向观,同时整合基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准则目标下的武术精神价值传统,以期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的武术精神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武术精神;价值取向;武术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05;G852

2012年11月,领导起草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表述,是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其中,国家层面树立保障性目标反映国家要推行什么,社会层面担当保障性条件体现社会要奉行什么,个人层面提供践行性规范体现要遵循什么,这一有机整体多半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的传承与阐发[1].

切如“武术精神立己育人之精华与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之价值准则间具有同根同源、个案共案性关系”[2]之逻辑,武术立身处世之精神价值精华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之价值准则间亦是同源同根、个案共案性关系,这种关系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界带来诸多新启迪与新思考[3].其中,契合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武术精神”价值问题位列其中:一方面,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准则高屋建瓴性引领武术精神价值取向的逻辑认识;另一方面,在授武、学武、用武、品武等相关环节视域,诸多代表性“武术精神”的优秀传统价值精华能够契合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之价值准则的培育与践行有待共识性梳理.

1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准则引领武术价值取向的逻辑

1.1自由的价值取向观

自由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渴求的企盼,亦是人类思想史上诸多流派公共关注中论证、探索中审视、企盼中展望的生存终极主题之一.核心价值的自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视域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它“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的现实性思维原则体现自由观的实践性,它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的描绘和预测性思维体现自由观的总体性,它从“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出发点体现其自由观是存在论与价值论意义的统一[4].“自由”立身于社会主体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取向之首,亦是“中国梦”内蕴的核心价值,体现于“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伟大实践需要坚持与倡导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秉承与倡导自由为核心价值观念,体现于凝聚强大中国力量需要恪守与倡导自由为核心价值观念.“实现中国梦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质即是如何发挥自由的市场机制,克服人为垄断形成的障碍.发挥个性自由则关涉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关涉到民族的持续振兴和兴旺发达.”[5]这一理念亦是武术为“中国梦”增砖添瓦之发展理念内核之一.武术势必在内蕴自由价值取向下为促进个体的自由而发展,武术亦能基于此而在爱国精神的滋润中承载其自由价值的主体担当.

1.2平等的价值取向观

平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处于一律平等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准则,是人类社会立身处世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平等涵蕴着共同体内部生活境况较差成员的利益优先和差等”[6],以期促进社会成员新的平等的形成.“平等要求平等考虑、差别对待、切合平等化”[7]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它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亦是经济、社会、政治、生态、精神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社会保障性理念.平等的核心价值取向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平等的核心价值理念能更好地实现文化多样化态势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平等的核心价值理念能促使人民大众更好地履行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的核心价值取向更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的相处,利于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和社会进步的稳定.中国正好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武术倡行平等理念的核心价值取向,利于发挥其增强民族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平台媒介作用,从而更好地合力于强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好地合拍于中华民族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提升,为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胜利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3公正的价值取向观

公正的价值观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取向观,公平强调对待人或事要“一视同仁”以防止多重标准,正义则强调制定的“统一尺度”要“符合道义”[8].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制度设计、政策安排、政治建设时应充分体现公正的取向,以人的自由、解放、平等价值目标为前提,是廉洁政治建设视域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理念支柱.当前,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及其之间互惠互利、平等友善的保障,是和谐中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价值形态,公平正义在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表现为人类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反映的是人际之间、群体组织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道德等范畴利益关系分配的价值准则,是衡量制度科学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作为一种表达价值理念的行为规范范畴,公平正义表现的是财富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衡、权利的平等、规则的公平、司法的公正等价值取向.失去公平正义势必失去平衡和控制的保障,社会发展的源泉基础就不稳固,社会赖以持续发展与繁荣的根基就可能不稳定.显然,维护公平正义的武术文化价值观,才能贴切“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理念,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构建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武术文化界应有的贡献.

1.4法治的价值取向观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总书记明确指出,“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大组构,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的历史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当下基本逻辑的时代表达.在政治领域,只有法治才可以确保国家权力、政治、政治生活的廉洁;在经济领域,只有法治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在军事领域,只有法治才能确保武装力量高度统一及其崇高使命和责任的担当;在文化领域,只有法治才能确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社会领域,只有法治才能保证人民政治权利、经济利益、社会保障等各项权益的实现.法治的核心价值取向下,宪法、法律、法规方能为人民所信任与依赖;法治的核心价值取向下,合法性自由与正当性权益方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和维护;法治的核心价值取向下,公共权力在法律的授权下得以制度性保障;法治的核心价值取向下,一切经济活动方能在法律的框架和秩序内进行运行.法治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中国武术事业才能在制裁虚假、遵守公平下健康发展,中国武术以法治化规范方能更好地解决相关发展纠纷,更好地做到匡正正义.

2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价值的审视

2.1追求自由社会图景的武术精神

武术精神基于人类自由理念之诉求可溯源于中国儒家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思想[9].就拳势武化境界而言,无论从技术形式的观摩到初期的模拟,还是从熟练的演练到个性体悟的比划,或是从摄取诸家之长至新风格拳种的创新,均无不彰显武术人对中国武术“庖丁解牛”精神之神韵传统追求的执着,均无不彰显中国武术技道合一精神之自由境界超越的执著.就拳理而论,切如陈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复元所言,“变化者,有一手之变化,有一招之变化,有一势之变化,然无论一手之变化,以转关为一招之变化.此即上传下接之义.惟身法步法、旋转紧凑方向之变,皆属一势之变化也.由开展至于紧凑切莫逾乎范围,乱其顺序,自能积手为招,招合为势,势联成套.始练似觉有界,久练功夫娴熟,自能豁然贯通,运化自如,千变万化,随心所欲矣!”(陈复元《太极拳论》)中国武术这一以外形求内理、以形架求其功的体悟是“拳打千遍,其理自现”内涵的写照,这一以武术招式求悟道的哲思是“以虚无而始,以虚无而终”底蕴的诠释,这一以“德性与能力统一,表现为自由人格”的修道正是中华民族人格自由与高超武术技能协进发展寄予追求自由社会图景的正道.

中国武术秉承儒家“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以“仁爱”、“止于至善”表达着中华民族追求自由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对社会种种丑恶现象的否定.同时,这种追求自由社会图景的武术精神写照于武者基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至平天下的励志修行,观照于武者基于武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体悟.而以“礼”、“德”来规范和节制人的言行举止的模式,无疑对于当前体育界滥用药物、赛场斗殴、贿赂裁判、黑哨假球、过分商业化等有悖体育精神的丑恶行径具有警示意义,无疑具其匡扶正义性价值.

2.2倡行平等社会理念的武术精神

注重修行的中国武术文化富涵浓郁的倡行平等社会大善之精神.反映在拳学谚语中,有“令自然之道、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德、运自然之气、修自然之性、得自然之妙、品自然之味、享自然之乐”,彰显武学寄予人与社会关系考量中道法自然之精华.反映在“推手较技”方面,“‘推手较技’不一定要把对方打倒打伤,把对方拿起来放下就得了,这是练武的最高境界,弄伤了对方,自己的人格也就没有了.”体现武学寄予人与社会关系考量中实打与虚打的修为.反映在点穴绝学视域,“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以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即点穴)焉.圣人之用心苦矣.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短打之妙,至此极矣.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凸显武学寄予人与社会关系考量中“四海皆兄弟”的平等社会理念之情怀.反映在世俗游侠结义兄弟视域,“结拜兄弟”之陋习是武者平等兼爱相提携的结交仪式,亦是对武林盟友间兄弟平等理念之彰显.当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事师如父,执役如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体现合拍于旧宗法等级制内的狭义平等观念亦是当代武学需要剔除和批判的.

倡行平等社会理念的武术精神源自于中华民族先哲们“和与中、崇德利用”之理念.2015年5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天坛太极文化盛宴会见印度总理时讲,“希望中印两大文明携手,共同让25亿人过上健康的生活.太极和瑜伽内在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对美的追求,有对稳定的地区环境的祝愿,还有对世界和平的持久渴望.”这种寄予“天下一体”的精神可谓是倡行平等社会理念的武术精神,是中国武术基于武术自由人格、个体修行、平等处世之情感聚现于人类社会现实规范、公共道德、睦邻友好理性秩序之阐发.

2.3倡导公正社会观念的武术精神

中华民族公正价值的思想源于孔子儒学的直接体验性和证悟性直觉主义伦理学,其道德人格的确立并非依赖于理性的立法形式,而是“反求诸己、安其放心”地求助于人“本心”的揭显与“道不远人”及“致良知”观念下“人所自在而自为之”的呈现.这种“兼爱”利他、为公倾向理念修得的人格往往缺乏个体追求理性的沉思,多半不以追求快乐、为满足,而是以真正体悟并完成切身自治的方式寻求内心世界的平衡.体现于倡导公正社会观念的武术精神,当自我与社会外界发生冲突时,往往在“小我”与“大我”之间做出自我牺牲,并把这种自我牺牲的选择视为个体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表现,“对自己狠一点”成为“舍小家保大家”至“为民族大义牺牲”的内在要求.这种志趣切合倡导公正社会观念的武术精神在历代能才武将身上都有所体现,例如战功无数、屡败劲敌的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明末清初民族危亡与国家危难中勇担抗倭前锋的少林僧兵,主荐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之栋梁的清初大儒颜习斋(1635-1704),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谭嗣同(1865-1898),以及“万代传侠名”的近代女革命家秋瑾(1877-1907),不一而足.他们以一己血肉之驱践行“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之公正大善的武术精神至今令人振聋发聩,荡气回肠.

中华民族这种将个体人伦放至社会道德品性这张庞大关系网中建立起来的传统价值观,把人看作群体需要的道德主体,同时苛刻要求人人致力于道德人格的完善之行径,对于塑造有耻且格的道德人格具有深远的积极性影响,对炎黄子孙提高人性价值及提升生命意义具有倡导公正社会观念的积极性价值.但是,这种融己于群的思想在高度专制而武士阶层始终未能形成的旧社会,终究难逃其长期服务于封建社会帝制王朝的厄运.并且,诸多持“忠君卫民”思想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间武侠少有人颂,亦或微于史传.

2.4增强法治社会意识的武术精神

中国传统武学伦理主线是自我内在的超越,是由“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及“知行合一”理念来阐明的.据此,“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修德”的“礼”就是对武者言行进行约束的重要理念,而对弱者的仁爱、对非武人群的关爱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博爱更是超越“强身健体”、“杀敌自卫”的基本要求,使人自我增强内在的道德涵养,使心灵从技击的演练中得以表达和阐述,传达与追求内在的至善至美成为习武者毕生的志向.同时,在这种推己诸人至社会群体本位伦理的导向下,健体养生、练功修行的武术文化实践活动注重“自天子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讲究“欲修其身,先正其心”.这种“不争”、“温良恭俭让”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传统美德,最终将竞技格斗特性的武术运动充盈着“点到为止”、“以武会友”的礼让性情,彰显中华大国武术文化教育重义贵和、持节有度的价值情怀,凸显东方武道文明顺其自然、道法自然的人文智慧.这一内寓君子圣人之道的社会意识观正是教化武者学武、用武、授武、品武过程约束自我以通达社会法治的意识过程,这一凝聚自我自治的“法治”意识正是中华民族基于公正法治社会意识共识的向往,这一“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人向善励行策略无疑是弥补中国旧社会缺乏法制管控的最佳良策.

中国武术通过“练身”通达“修身”的参悟过程始终以武技、武规、武礼、武魂之修为为目标,这一重社会人伦而倡“性”、“命”双修的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文化自觉,这一诠释武学基于武者个体与社会群体的融洽,最终旨在追求人及人的国度和谐美满[10].恰如星系的运转需要遵循和谐引力规律,人类社会秩序需要法治来维系,小康建设转型期的法治社会意识明文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担当之一,武化之增强法治社会意识的武术精神亦会在成人、成己之社会人伦中发挥更大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武术精神传统基于武者与社会关系悟道之精华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之价值准则间具有同根同源、个案共案性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统摄中国武术精神核心价值担当发展取向观的逻辑,亦是中国武术精神显于武者与社会关系核心价值担当基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衍生发展的逻辑.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引领武术精神取向进程中,核心价值观与武术精神核心价值担当间存在滋润与反哺的密切关系,它们相得益彰.

这启示我们,梳理与整合贴切于武术精神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素材具有新时期弘扬武术人文精神的价值担当,而追求自由社会图景、倡行平等社会理念、倡导公正社会观念、增强法治社会意识之武术精神价值亦具其契合当代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价值.相应地,契合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伟大践行中,挖掘、整合、融通及创新武术精神元素基于武者与社会关系的价值担当,势在可为且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杨小军.核心价值观体现三个层面价值取向[OB/EL].[2015-10-12].360doc个人图书馆网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07/08/12695004_44684 5137.shtml.

[2] 王宏,郑薇娜.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5):388-390,387.

[3] 赵海涛.中国武术的哲学特质及其当代价值[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2):48-51.

[4] 高惠珠.自由: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3):28-37.

[5] 顾肃.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由[J].探索与争鸣,2014(8):75-79.

[6] 江畅.比照与融通:当代中西价值哲学比较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72-184.

[7] Douglas Rae. Equalities, Cambridge, Mas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65-71.

[8] 杨建春,汲春梅.平等是核心价值的基石[J].人民论坛,2014(30):39.

[9] 王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体育价值特征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9):43-45+56.

[10] 王宏,周波.中西体育价值概念溯源及其范畴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7-10.

(收稿日期:2017-10-15)

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人生价值观论文

2、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3、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4、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