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简论地方高校写作课的导和写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此文是一篇高校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简论地方高校写作课的导和写

[摘 要]“导”和“写”,是高校写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写作理论引导和启发要敢于突破旧的模式,可选取经典文本、建构系列的案例,并把理论的讲解融合在经典文本揣摩、分析中;“写”则应据实情在“主体性”和“应世”模式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把“自主性”和压力结合起来,让写作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较好地融合起来.

[关键词]高校写作课;理论引导;工具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3-0022-02

“导”和“写”,是高校写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二十多年来,国内写作界对“导”与“写”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相关专著和训练体系层出不穷.福建师大林可夫教授建构的以写作主体智能训练为主的体系,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能写、能讲、能教”的“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信阳师范学院金长民教授建构的“现作教学与写实践训练”系统,广西民大容本镇教授的“写作学可操作性训练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等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不过,从目前地方高校写作教学的整体状况来看,“导”与“写”之间的不协调仍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讲授者为“导”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学者却“受之不恭”,写作课成了被嫌弃的鸡肋.不仅是地方高校的写作课面临如此尴尬的处境,就是一些著名学府也在所难免.北京大学甚至长时间不开设写作课程,“写作”成了个体的自我修炼.对于地方高校写作教学缺乏活力,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一些论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大学写作课教材的理论陈旧,与中学写作课教材在内容上重复较多,内容仍是“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章的起草与修改、标点符号”等传统的“八大块”,写作训练大都是基础教育阶段写作课教学内容的机械重复.(2)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与生活脱节,教学形式化,部分大学生写作才智被埋没,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以上两点分析抓住了当前地方高校写作教学的薄弱之处.

从教学规律来看,“导”与“写”之间的对立矛盾会永远存在.但如何更为有效地处理这一矛盾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写作课程中的“导”,主要是指教师启发、引导和氛围的创设.某种意义上,评价也属于“导”的范畴.

在地方高校写作课教学过程中,“导”仍非常关键.地方高校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素养比较一般,甚至部分学生笔下还出现“字不成句、句不成段、段不成章”及“应试”八股文的现象.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学会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仍有较大的差距.大学写作课仍需对学生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启发.

当然,大学写作课的引导、启发和训练,要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并力戒重复中学写作课的内容,把理论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理论包括了理念、思想、规律、原理、方法和技巧等.不得不承认:一个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素养的写作者,其眼光、思维、胸襟、视角、技巧等,会优于那些欠缺理论素养的人.艺术大师罗丹的论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文艺理论、美学界弥久恒香,早说明理论的重要性.这进一步说明,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素养者,其创作更有后劲.

然而,本文所强调的“把理论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并落到实处”,并非要向学生灌输高深的理论,而是要把理论的讲解融合在经典文本揣摩、分析之中或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上升为深切的理论体味.

理论乃写作教学中的一个大难点,是因为其属于抽象的范畴.然而,理论毕竟是从已有的创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归纳和提炼出来的.因而,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选取经典文本,建构系列的案例供学生揣摩和研讨,并最终上升为理论的认识,那么,学生对各类文体的写作特征和技巧运用的认识势必更为深切.选取经典文本建构系列的研讨案列,与学生共揣摩和研讨,可以获得一石多鸟的效果.以小说为例,如沈从文《丈夫》在语言、人物心理变化与环境、视角的内在联系、小说结尾留下的深长意蕴等方面可谓是短篇艺术典型的一个代表.换言之,语言、手法、视角、结构、意境或主题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往往在经典文本研读中,经过学生的思考,再经过教师的点拨、总结,更容易形成总体的艺术感知,并可上升为对艺术规律和美学原则的把握.乐黛云教授回忆青年时代所上的写作课时,曾说:“我最喜欢的课是沈从文先生的大一国文(兼写作)和废名先生的现代文学作品分析.沈先生用作范本的都是他自己喜欢的散文和短篇小说,从来不用别人选定的大一国文教材.他要求我们每两周就要交一篇作文,长短不拘,题目则有时是一朵小花,有时是一阵微雨,有时是一片浮云.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类型的讲课和听课确实少有,它超乎于知识的授受,也超乎于一般人说的道德的‘熏陶’,而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感应’和‘共鸣’.”

“写”,即学生基本的写作训练和创作实践.

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和训练模式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探索新的教学和训练方式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遵循主体性原则,即尊重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审美性、创新精神,淡化文本目标,追求“无意为文”;另一个则强调“应世”(契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分文体进行模块训练.

遵循主体性原则,讲究“有为而作”——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及生发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有为而作”,实际上正是中国历代众多文人秉持的创作理念,如班固所讲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白居易所说的“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等.围绕确立主体“有为而作”的写作实践——力图把课堂、生活与创写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定程度上纠偏了早前的工具主义写作,让写作课具有一定的活力、自由与美.然而,现实让我们看到:围绕“主体性原则”的教学实践设计未免过于“理想化”.地方高校的生源大都来自乡镇中学,阅读量偏少,见识窄,作文以应试为目的,而且中学阶段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学习生活(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这使得学生写作基础不扎实,加之人本身的惰性和大学生涯短暂,因而围绕“主体性原则”的教学实践设计不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而强调“应世”和模块训练,虽可让学生了解各类文体的结构和特点,但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学生的创作.

笔者认为,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主体性”教学和“应世”模式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很好地把“自主”和压力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创作氛围,让写作训练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目前高校的基础写作课程设置基本上仅为一年(大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课程结束后常规的写作训练也随之结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电子媒介传播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各个领域对人才都有素养方面的要求,写作才能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任务.熟练各类文体的写作,是文科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写作训练应贯穿在大学四年的日常学习之中.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写作是一门融中介和途径为一体的课程,即其不仅是一种对技能的掌握,也是一种精神的创造(个体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学由内向外地转化为一种表述).当写作迈向高层次便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对人生、社会的思索及进行艺术探索的过程,所以它既是一种获得技能的途径,也是形成较高综合素质的过程.

目前,许多高校为创设良好的创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和实践,如聘请作家入驻校讲学,加强文学社团建设,改革课堂教学和课程成绩评价标准等.这虽有利于写作课程的建设和提高教学效果,但如着眼于提高整体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言,仍需更为有力的措施.笔者认为,除了按常规把写作课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外,还可把创作实训列入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涯中按计划较好地完成一定的创作任务,而这些创作任务是灵活和多元的,如读书笔记、小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散文、小说、诗歌、新闻报道等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克服惰性和培养兴趣爱好,又把读书与实践和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融入其中.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对象的能力和学习目的,结合课程总目标,明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多年来,授课者更为注重课程教学总目标的设置,或者依据教学总目标来开展教学和引导,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能力或不同兴趣的群体来建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当不同能力和学习倾向的群体一旦明了近期和远期的学习目标并获得恰当的引导,会迸发出学习和训练的热情.

当写作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式(技能和智慧相融合),成为一种深刻感知和把握世界的方式(让人更用心地品味生活、反思人生与社会),也就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地融合起来了.

参考文献:

[1]李晓华,朱希祥.高校迫切需要开展对写作实践教学与效果的研究[J],应用写作,2007(12).

[2]李晓华.高校写作教师宜非专职化:北大中文系不开设写作课思考之二[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

[3]王平.论大学写作课的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4]肖宁.大学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0(2).

[5]乐黛云.四院·沙滩·未名湖:60年北大生涯1948-200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高校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高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高校方面论文范文。

1、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

2、高校辅导员学刊

3、高校辅导员期刊

4、高校辅导员杂志

5、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