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构成和特点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构成和特点

1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知识领域、学习目标、数学素养三个部分,在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学习目标主要涉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方面;数学素养主要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这样就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划分方式,传统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认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与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比与比例、应用题.除了内容构成方面的整合性和多维度,还更加注重“学科取向”和“儿童兴趣和发展取向”等的价值.比如,专门增加的“发展性领域”,目的是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及数学知识特征等的认识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反思方面有所发展.

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特点

我们会发现,总体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要遵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在编排上、呈现知识体系时,要重视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

第一,内容的表述要注意可读性.表述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趣味性,学生才乐于学习,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课程内容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有趣.其次,课程内容的进程要与儿童认知发展顺序一致,难度要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水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内容的呈现要图文并茂,注意直观性.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直观的画面,一方面降低抽象数学知识在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避免学生学习中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小数乘法”教学中,先用买风筝情境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元转化为角来解决问题.

第三,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材中尽可能安排一些数学活动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一方面感受数学学习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又让他们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充分反映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首先,尽量为学生提供能反映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感性材料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其次,要充分展现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编写中就可以安排公式推导过程的图示,让学生在图示的启发下明白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转化而来的.

3 教材组织与呈现的发展趋势

首先,贴近儿童生活.综合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和教材呈现的分析,我们倡导在选择上表现出“贴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即强调数学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对儿童来说,数学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要让儿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因此,要注重儿童在生活中的观察,自己动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比如,某班要举行3 分钟的朗读比赛,一位同学选了一段930 字的文章.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6 分钟,怎么办?有的小朋友说你讲话速度快点就行了.有的说那就删掉几个字吧.有的说不能讲太快,太快影响成绩.有的就具体计算到底删掉几个字好.从这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思考过程,这样也便于开展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

其次,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即强调数学学习是一种过程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因此,教材的呈现要能强化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解决问题来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这里,实际上强调的是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授“复制”给学生,是学生自己的观察、猜测、比较、尝试、推理、抽象、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自己的现实经验基础上,通过主体实践而不断“数学化”的过程.如,对于“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在卡片上将一个等腰三角形沿中间虚线进行对折,打开有什么发现.再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操作和验证,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是180 度吗?也可以通过做三角形模型,将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看能拼成一个平角吗?

再次,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即强调数学学习应是儿童探索与发现的实践活动.所以,呈现给儿童的学习课题常常可以组织成某一个情境下的任务.

不能简单以结论来组织和叙述知识,而应启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实践.例如,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平均数》章节的内容,先用一个情境进行引入:同学们篮球比赛时的成绩,一班、二班代表队一分钟投篮的统计图,比较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到底哪个班级投的多.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每个人投的一样多来代表整体水平,从而引出“移多补少”的办法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继续这个问题情境,三班的加入哪个班投的更准?老师加入三班,投0 个会怎样变化,投8 个,成绩又会怎样变化.从而来引导得出平均数的特点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的特征是什么,而是通过一个比赛情境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理解,发现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并解决了老师的问题情境.接下来,课堂继续,该来说说平均数的用途了,将数学回归于生活,例如:1.一个水池平均水深110cm,小明身高140cm,小明下水有危险吗?利用问题更进一步加深对于平均数性质的理解.2.小丽有3条丝带,分别是14、24、16cm 长.要求学生先估算,平均数是多少?再通过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比较下与估算的不同.从中也习得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最重要是学生理解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得出结论的推导过程,以及思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再发现.最后,又一次将“数学生活化”,提到学校的生活用水,平均用水的问题,将其知识迁移到珍惜水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何尝不是一个好的落脚点呢?

总体来讲,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越来越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运用;注重数学交流和数学思想;注重信息处理;注重数学体验和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小学数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小学数学论文怎么写

2、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

3、小学数学教学杂志

4、小学数学论文大全

5、小学数学论文

6、小学数学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