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教学类论文范文文献 与趣、法、得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趣、法、得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力和习惯不全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全是学生听会的,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练出来的.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如何使学生有疑最终达到无疑,我的秘诀是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多读书,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真正爱读、善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

  一、读要有趣

  乐求才能善求.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1.揭题引趣导向.揭题方法多种多样,要据题定法.如《詹天佑》一课,教学前,我先出示图像:“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学生凝视图像摇头.我趁机告诉大家:他就是詹天佑,(板书课题:詹天佑)是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爱国工程师.是他,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并使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国家节约了两万多两白银.寥寥数语,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激起感情上的泪花.大家对课文主人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怎样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的,有哪些杰出才干.从而具有最佳的阅读心境和阅读方向性.

  2.读中绘图激趣.阅读分析时,引导学生认真读文,抓住能唤起形象的关键词句,让学生瞻文见貌,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以唤起学生丰富的积极的情感,激发读书的兴趣.或抓住学生容易忽视、而又是课文的关键处和理解的疑难点,让学生根据文中所揭示的事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一想,画一画,以加深理解.如《詹天佑》课文的重难点是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形线路.听同年级几位老师教这一课,学生均未弄懂文中的难点内容,囫囵吞枣,一掠而过,印象不深.而这些恰是詹天佑杰出才智的集中体现,又是单元训练重点所在.在教学中,我化“讲”为“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当詹天佑,当小工程师,边察看地形(书)边思考,边绘图设计,绘出开凿两个隧道的简图,介绍两种开凿方法的好处.通过“文——图——文”的思考方式和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弄懂了:从两头向中间开凿就形成了两个工作面,一口直井分别向两端开凿又形成两个工作面,加两口直井就有六个工作面.几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工期就大大缩短了.讲到“人”字形线路时,屏幕上出现青龙桥附近的陡坡,让“小工程师”在陡坡上架设“人”字形线路,然后让“小火车司机”用玩具火车在屏幕上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化抽象文字为形象具体的操作,教材的难点迎刃而解.学生不仅从心底佩服詹天佑的杰出才干,而且在绘图设计中深切体会到:如果测量不准,计算不准确,两头开凿的隧道就连接不起来,工程就会报废,加深了对詹天佑勉励工程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段话的理解.这一过程顺应儿童心理,激发了儿童读书兴趣,让学生自己一边读书,一边设计绘图,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想象力和思维力.

  3.表演朗读增趣.《刻舟求剑》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那个人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是否能找到宝剑,为什么?二年级学生对空间运动的感知和理解力差,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也无法为学生架起理解的桥梁.我采用了表演朗读法,一个学生扮演丢剑人,一个学生扮演问话人,一个学生扮演船夫,以木板作船舷,进行即兴表演,让全体同学在观看表演中自然而然地悟出那个人找不到剑的结局和原因.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如《小壁虎借尾巴》、《下雨了》等,我都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读,在兴趣盎然中练习朗读,学习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使读书成为一种智力活动,一种艺术享受.

  二、读要有法

  正确的方法是走向成功的道路,通往胜利的桥梁.怎样才能做到善读得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下列方法引导学生读书:

  1.四步递进读书法.指导学生读书,目的是帮助他们一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因此,我运用“四步递进读书法”,为学生的“自读”领航导向.一是疏通读:查字典识字解义,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读顺课文.二是了解读:思题读文,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理顺文章脉络;多向思考,质疑问难.三是探索读:品评词句,探究中心;领会重点,明确写法;释疑解惑,深入理解.四是表情读:熟悉内容,进入角色;体会感情,表情朗读,熏陶感染,升华认识.

  2.带题求解读书法.如教《黄鹂和山雀》时,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全文都是写鸟和虫,为什么出现‘它’、‘他’、‘她’三个字?”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从书中寻求解答方案.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维如安上了钻头,注意力特别集中,因此很快就发现了规律:凡写许多黄鹂和山雀就用“他们”,专写雌鸟就用“她”,因为这些鸟都是益鸟,所以作者予以人格化寄予了喜爱的感情,凡写梨椿象、麦叶虫等害虫就用“它”,表示厌恶.这样通过自己探求得的知识,经久难忘.

  3.比较揣摩读书法.分析《詹天佑》第二段课文,我一是采用移词换位的比较法,比较揣摩“阻挠、要挟、嘲笑”三个动词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三个动词的内在联系,彼此不能调换.因帝国主义者先是横蛮阻挠,阻挠不了,就进行要挟,要挟仍不解决问题,就嘲笑污蔑,通过比较,帝国主义穷凶极恶的侵略本性一步一步揭露无遗,詹天佑的爱国节操也得以突出.二是根据学生的质疑:“课文第二段只字未写詹天佑,是否走了题?”我采取删减段落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中比较,比较中阅读,反复揣摩,学生认识到:第二段不是走了题,而恰恰是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如果删去了,就不能如实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也就不能突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由此加深了对文章中心思想的领会和重点训练项目的理解.

  4.咬文嚼字读书法.课文中有些字、词看起来平平常常,实际却是表达中心思想的点睛传神之笔,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再见,亲人》第一段,我引导学生先细细咀嚼关键词“雪中送炭”从词素入手理解成语的本意“下雪天,及时给人送去木炭取暖”,再理解引申义和比喻义:“在别人困难时,及时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它在课文中的具体意义:朝鲜大娘在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生死关头,冒险把打糕送到阵地上,解决了燃眉之急,帮助志愿军打胜了这次狙击战.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雪中送炭”的含义,还体会到准确运用成语,能简练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在分析大娘是怎样雪中送炭时,让学生咀嚼品味“带、顶、冒、穿、送”几个动词,“带”体现了大娘的身份,她是送打糕队伍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顶”体现了朝鲜妇女的劳动习惯;“冒”体现了送打糕的危险;“穿”体现了朝鲜妇女的机智和勇敢;“送”体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心和热爱.在咬文嚼字中,朝鲜大娘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站立起来了.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根据不同文章,不同的阅读目的,有选择性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去揽胜探宝.

  三、读有所得

  读书不能像蜻蜓点水,进不去;也不能像盲人骑瞎马,乱跑一通.而要讲求实效,做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

  1.读中促能.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其读书兴趣亦随之增加,犹如走出了枯燥的“三味书屋”,跑进了充满情趣的“百草园”,学习情况就大为改观,自读能力明显提高.他们运用方法自能解题,自能分段,根据段意,捕捉中心.阅读量也大大增多,他们自由欣赏,自由采集,自由探索,……小学毕业人均阅读量达二千多篇,阅读速度达到180字/分.

  2.读中明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什么是真正的美,小学还分辨不清.班上相当一部分女同学街头那些专门追赶时髦的摩登小姐为楷模,羡慕不已,于是专讲穿着打扮,不求扎实读书.教《落花生》一文时,我扣住“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展开议论,启发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说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什么样的人只讲体面(外表美),而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使学生明确只有心灵美、行为美,才是真正美的人.从而明确了行为标准,激发其向上的热情和追求真、善、美的感情.

  3.读中导行.班里好几个男女同桌学生的课桌正中间划有一条森严的“三八线”,各自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互不干涉,互不侵犯,稍一越线就爆发“战争”.老师尽管多次强行纠正,但学生擦了又划,划了又擦,明线去了,隐线仍在.结合《将相和》一课的学习,我以相如顾全大局,团结忍让和廉颇知错改错的精神导行,提高其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三八线”才自动彻底消除.

  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时间,加强读的训练,培养读书兴趣,交给读书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循着“疑”去探求,自寻答案,自我领悟,是形成自读能力和习惯的关键.只有教学有趣、得法,学生才能得益,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

  孔德伟,山东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户口小学教师;郭伟,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实验小学教师.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阅读教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阅读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